2017勒索比特币事件
2017年勒索比特币事件
2017年勒索比特币事件指的是发生在2017年的一系列利用恶意软件(如WannaCry和NotPetya)对全球范围内的个人电脑、服务器进行攻击并实施勒索的网络安全事件。这些病毒通过加密用户文件,要求受害者支付一定数量的比特币作为解锁费用。
2017年5月12日,全球范围内爆发了名为“想哭”(WannaCry)的勒索软件攻击。该恶意软件利用了微软Windows系统中的漏洞进行传播,并对感染电脑内的文档、图片等文件进行加密,要求受害者支付价值300美元至600美元不等的比特币赎金以恢复数据。据估计,“想哭”病毒共感染了超过150个国家的20万台计算机。
同年6月,另一种名为NotPetya的勒索软件迅速席卷全球,影响到了多家跨国公司和政府机构。尽管表面上看似要求支付300美元等额比特币赎金来解锁文件,但事实上该恶意程序并不具备实际解密功能,更多目的在于破坏受害者的系统与数据。
针对这一系列事件,各国网络安全专家纷纷采取措施应对:升级操作系统补丁、提高公众防范意识、加大国际合作力度打击网络犯罪。同时,也引发了对于数字货币安全性及监管政策的深入探讨。
2017年勒索比特币事件再次提醒我们,在享受数字化时代便利的同时,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防护工作,以减少此类威胁对社会经济和个人生活造成的影响。